【情润特教·生长德育】保护环境,从现在做起——《环境保护法》在身边
做大自然的守护者,用爱心呵护每一寸土地。6月9日下午,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刘婷法官为盲聋部三年级及以上班级、培智部七年级及以上班级带来了一场生动且深刻的环保法治教育课。此次活动以“保护环境,从现在做起”为主题,旨在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。活动由学生处胡正波主任主持。
活动伊始,刘法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,从环境保护法是什么、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、违反环境保护法的后果、案例分析四个方面向学生进行了《环境保护法》的普法教育。
一、 环境保护法是什么?
一、 是为保护和改善环境,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,保障公众健康,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法律规范。通过法律手段,规范人们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行为,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。
2014年修订的《环境保护法》于2015年实施,被称为“史上最严”环保法,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,强化政府监管职责,明确公众参与权利。
二、 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
? 基本原则:讲解保护优先、预防为主、综合治理、公众参与、损害担责的原则。
? 主要制度:涵盖环评、三同时、排污许可及收费,约束企业减排,规范环保行为等制度。
?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:权利方面,公民有获取环境信息、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。义务方面,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,采取低碳、节俭的生活方式,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,如做好垃圾分类、绿色出行等。
三、 违反环境保护法的后果
三、行政责任:罚款、停产、吊证,约束企业违规行为等;
刑事责任:严惩犯罪,如偷排有毒废水,追究刑责;
民事责任:污染者赔偿受害者损失,保障民众权益
……
四、 案例分析
案例1:“什么是非法捕捞水产品?”
通过“非法捕捞水产品”案例,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“非法捕捞水产品罪”,告诉学生在保护好长江生态环境的同时切不可触及法律底线。
案例2:“能不能将废水、废物排进长江?”
刘法官以某机械公司随意将公司产生的废渣、废水直接倒进了下水道,从而污染环境、损害人体健康的案例讲授污染环境的严重后果。
案例3:“捕捉青蛙、鸟?构成非法狩猎罪?”
刘法官介绍了“三有动物”的重要生态价值、科学价值、社会价值。通过具体违法案例告诉学生非法狩猎“三有动物”的严重后果。
这堂法治课在学生心中播撒下环保和法治的种子。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法治观念,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,更是让他们成为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和宣传者。未来,我校将联合司法机关持续开展法治教育活动,将法治教育融入日常德育工作,同时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,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。相信在法治阳光的照耀下,每一位少年都能心怀敬畏、向阳而生!
图文:白晓宇 签发:胡正波 编辑:秦范玢 审核:顾胜男
账号+密码登录
手机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