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慈爱特教·安稳护航】守护生命 “救”在身边
校园安全无小事,特殊学生的平安健康,离不开每一位教职工的用心守护。为了提升全体教职工的应急救护能力,让“人人学急救,急救为人人”的倡导,成为保障生命安全的有力行动,3月26日下午,南通特殊教育中心特邀南通市红十字会的王老师,开展了一场极具意义的应急处置与自救互救知识培训,进一步筑牢校园急救的“安全墙”。
生命急救,分秒必争
培训伊始,王老师就抛出 “时间就是生命” 的理念,用一个个真实且触动人心的案例,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急救的紧迫性,以及正确的急救措施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。紧接着,王老师讲解了院前三步骤,让教职工们对紧急救援有了初步的理论认识。
多元知识,筑牢基础
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全面,涵盖了心搏骤停及生存链、心肺复苏、自动体外除颤器、气道异物梗阻、常见急症等多个方面。
王老师详细介绍了生存链的各个环节,为大家搭建起一套完整的急救知识体系。
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能在关键时刻为患者提供关键的电击除颤。王老师对其原理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细致讲解。
同时,气道异物梗阻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,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应对措施,能在紧急时刻挽救生命。
此外,针对癫痫等常见急症的症状识别与初步处理方法,王老师也进行了详细阐述。
实操演练,掌握技能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在理论知识讲解后,王老师重点对现场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以及AED的操作进行了实操示范。首先确保环境安全,避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。接着双手拍打患者双肩,呼喊检查其意识。然后通过 “看、听、感觉” 判断患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。一旦确定患者心搏骤停,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。
在王老师的指导下,教职工们纷纷上手练习,从按压的力度、频率到人工呼吸的操作,每个环节都力求规范。
大家相互交流、纠正,现场学习氛围热烈。通过亲身体验,教职工们对心肺复苏、AED的操作有了更直观、更深刻的认识。
现场考核 检验成效
培训最后,学校两名新入职的老师和多名保安、保洁、宿管等后勤人员,现场参加了急救理论与心肺复苏、AED实操考核,均顺利通过,获得应急救护资质。
此次培训,不仅使广大教职工掌握了应急救护的关键技能,更在校园内营造了 “人人学急救,急救为人人” 的良好氛围。安全无小事,急救是大事。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,教职工们将运用所学,为师生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。
文字:张娴娴 图片:陆天煜、周妤楠 签发:安稳处 编辑:秦范玢 审核:顾胜男
账号+密码登录
手机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